燃文吧

燃文吧>明朝朱慈炫 > 第211章 玉米土豆红薯辣椒(第1页)

第211章 玉米土豆红薯辣椒(第1页)

第211章玉米土豆、红薯辣椒

“哈哈哈,好,泽清,自修,还等什么?让鸾仪司的兄弟们先列装,剩下的通知骆养性和陆文昭,各领两千把列装都司和都知衙门,其余五千把通知杨宇,列装禁军。”

“臣谢殿下恩典。”祖泽清和杨宇高兴的谢恩,着人去通知锦衣卫和杨宇来领枪。

“李伴伴,回去拟旨,赐皇家科学院三位院长银两千两,军械局两位局长银一千两,各荫一子入国子监或靖宇军校。”

“臣谢殿下恩典。”毕懋康和孙和斗谢恩。

“两位师傅快平身,不知长枪造的怎么样子?”

“回禀殿下,第一军已全部列装火绳枪,今年八个兵工厂全面按照殿下旨意专攻燧发枪,现在已储备四万余,但没有殿下的旨意,暂时还未分配。”孙和斗禀报道。

“嗯,如此的话,李伴伴你记一下,回去后下旨,由海军第三军负责押送长江两岸的兵工厂储备燧发枪,将第一批燧发枪列装天津卫驻防的陆军第一军第一师。”

“命第二师返回上海驻地,命海军第一军第一师驻守天津,第二师恢复北海贸易。将陆军第一师换装下来的火绳枪,列装第一军的五万预备营,继续在辽东牵制。”

“还有,陆军第三军九月初二在朝阳门阅兵,校阅成军效果,海军第三军九月初三在城北码头阅兵,校阅成军效果。”

“奴婢遵旨。”

“两位师傅,枪管的膛线技术,可有进步?”朱慈烺转身又向毕懋康和孙和斗问道。

“殿下,枪管太细了,人工根本没法内刻膛线,可能只能等到殿下说的车床技术成熟,用机器钻刻了。”毕懋康回道。

“不过殿下,自从妙宇火药改良之后,不光大炮的射程提升,用在枪上提升效果也是显着,以前火枪七十步可破棉甲,七十步之外准头和威力就基本没法保证了。”

“三十步可破双甲,但始终无法破铁甲,自从火药改良好,立竿见影的就是射程大大增加一百八十步外都可破甲,但是准头就没法保障了。”

“比较有把握的,大概在一百三十步到一百五十步步左右,而且,现在三十步内,常规的铁甲已经可以击穿了,提升不可谓不大。”

孙和斗详细介绍了改良火药后,对枪的提升效果,可谓是立竿见影啊,真不知道,若是和大炮一样,加刻膛线,火枪的威力会提升到何种程度,让人期待啊。

“嗯,还是非要不错的,本宫一直追着膛线,正是为了准头。”

“相信大家从大炮上已经看出来了,膛线不仅能增加射程和威力,其主要功能,还是提高精确度,使炮弹和铅弹不会偏离轨道乱飞。”

“所以,想要提升火枪的准头,膛线技术还是至关重要,军械局和皇家科学院还需要继续努力,研发水能带动机械持续均匀运转的技术。”

“臣等遵旨,必然全力以赴。”二人领旨。

“嗯,行了,你们忙吧,既然出来了,本宫就去城外看看宋院长怎么样了。”朱慈烺想去看看宋应星的农作物搞得怎么样了。

大明的红薯、玉米、辣椒、土豆等外来作物,早在万历年间就传入福建和云贵等地了,只是没有官府的大力推行,无人问津罢了。

经过宋应星这几年的实验和培育,想来适应北方地区,或者说适应中国气候的新品,估计差不多了。

作物也是需要适应进化的,什么南美啊,南亚啊一些热带、亚热带的作物直接拿来种植就能量产,这纯属屁话。

经过调查,早先传入福建的作物,种植之后效果一般,这也算是没有大面积推广起来的一大因素。

在中国南方地区经过几十年的进化淘汰,几年前这些作物产量才渐渐开始飙升,而经过宋应星专门的人工培育,现在的产量已经非常喜人了。

而历史上,这些作物没有专门的人工培育,自然适应淘汰,产量提高的时候,已经是康熙中后期了,产量的上升,这才导致康乾时代的人口回升。

造就了所谓的‘康乾盛世’。

好在南北差异不是太大,南方适应后,在北方没过几年,产量也渐渐上来了,在撤离北京的时候,朱慈烺还专门去过试验田。

一是看看效果,非常喜人,二是去消灭痕迹,可不能留给建奴做嫁衣啊,现在在南京来种植也有半年了,朱慈烺想去看看现在成果如何。

在城外的留守卫驻地,朱慈烺见到正式挂牌的农业司衙门,留守的官吏匆忙迎驾,朱慈烺询问宋应星在哪里,却被告知不在衙门,而是在外面的田里。

朱慈烺无奈,只能由农业司衙门的人领着,去田里找宋应星,顺便看看种植的各项新作物长势如何。

朱慈烺在农业司官吏的引领下,来到了城外的试验田。

远远望去,一片片绿油油的田地映入眼帘,田间的作物长势喜人,显然经过精心照料。朱慈烺心中暗自欣慰,看来宋应星这几年的努力没有白费。

走近田边,朱慈烺看到宋应星正蹲在田埂上,手中拿着一株作物,仔细端详着。他的衣袍上沾满了泥土,显然已经在这里忙碌了许久。朱慈烺微微一笑,走上前去,轻声唤道:“宋院长,辛苦了。”

宋应星听到声音,抬头一看,见是太子殿下亲临,连忙起身行礼:“殿下驾到,臣有失远迎,还望恕罪。”

朱慈烺摆了摆手,笑道:“无妨,本宫也是临时起意,过来看看。这些作物长势如何?”

宋应星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,指着田间的作物说道:“殿下请看,这些红薯、玉米和辣椒,经过这几年的培育和改良,已经逐渐适应了北方的气候。尤其是红薯,产量比之前提高了不少,耐寒性也增强了。”

“玉米的品种也经过筛选,现在生长期缩短,适合在北方种植。辣椒虽然原本是热带作物,但经过改良,现在在南京一带也能顺利生长。”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相邻推荐:驯养人类的那些事gl  末世,一条狗竟被五个大佬宠翻了  我是风烛山第一菜鸟(NP)  春逝 (师生,1v1,H)  想看室友穿裙子有什么错  无限刷新,我有空间能保留物资  倾城系统  侯府风云之医妃传奇  当路人体验女主剧本  天地姻缘传  这个游戏不对劲(bg3)  满级天师是猫咪[玄学]  剑挑经年  卿何倾禾(搬旧文 1v1 sc 年龄差 破案)  抢来的老婆就是香  合欢宫记事  六零,当炮灰亲妈觉醒后  玄天神医  俞为一  灵动乾坤林动  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