独钓寒江雪
天边飞来一群大雁,一会儿排成l形,一会儿排成v形。
到了星湖上空,跟下饺子似的,扎着脑袋穿破风雪落到湖面上,嘎嘎叫着不走了,划着名水到处找东西吃。
湖心某处被大雁包围着的地方,有一只小小的乌篷船停在水面上,陈凡盘坐在船头,身披蓑衣丶头戴斗笠,手里拿着钓竿,正儿八经的在钓鱼。
黑色的乌篷顶上落满了厚厚的一层雪花,但不代表陈凡来了很久。
不过是出船前,他只打扫了船头和船尾,船舱顶部没管,积了一天一夜的雪,能不厚麽。
也就是这个乌篷质量还不错,四周是坚硬的木头,只在顶部用乌篷罩住,而且呈拱形,方便卸力。乌篷的材质是竹篾,编织成凉席一样的东西,然后反覆刷几层桐油丶再漆成黑色,可以防风防雨,这麽大的雪才压不垮。
换成后世那种旅游性质的乌篷船,被这层雪压下来,估计篷子都要垮掉。
一条好的乌篷船,不仅是渔民赖以生存的工具,更是他们的安居之所。
整个长江流域,包括洞庭湖丶洪湖丶鄱阳湖丶太湖,一直出海。再从黄浦江出海口往南,直至琼州岛,包括香港丶台弯,当年到处都有这种以船为家的渔船。
各地的称呼也各不相同,有的叫疍家渔船丶或者是连家渔船,也有的叫疍民丶疍家人丶艇户,早期文献里面,也称他们为游艇子丶白水郎丶蜒等。
说的都是这种住在船上的人家。
电影长津湖里面的伍千里回家,他的父母弟弟都住在船上,那就是疍家渔船。
(剧照,疍家渔船)
陈凡之前写过的一篇《疍家渔船》,讲的就是水上人家的日常生活丶以及他们抗战杀敌的故事,剧情大约跟《红高粱》差不多。
而渔船的规模大小也各不相同,小的就在船上搭个竹蓬,船身比普通小木船长一米多,里面铺上木板可以睡觉丶拿掉木板就是生活空间,也就是陈凡屁股下的这条船。
稍大点的跟剧照里的差不多,船舱里面有一定的活动空间,可也就那样。最大的则和楼船一样,不仅分上下层,还有专门的厨房和厕所。
此外还有用木筏连成排的排筏,在排筏上建木屋,组成一个小村落。这种在老港片里面比较常见。
这种疍家渔船在北方就很罕见,原因很简单,除了楼船之外,这玩意儿没比茅草棚好到哪里去,基本没多少保暖性,长江以南还好一点,长江以北丶冬天住在水上,会死人的!
可即便是在温暖的广东地区,过冬的时候,也得在船里烧一个小煤炉取暖,要不然真熬不过去。
像这样的水上人家,要到2018年左右才全部上岸。比如洪湖就是在2016年,提出「洪湖围网一亩不留,围网竹竿一根不剩,渔民全部上岸。」
还有广东西江水域的肇庆,也是在2018年,为这里最后207户渔民提供廉租房,解决了他们上岸居住的问题,之后疍家渔船才渐渐消失。
不过那是几十年后,至于现在,这样的渔船简直不要太多,长江两岸随便找个码头,都有成片的疍民聚集区。
在这种聚集区附近,自然少不了建造丶修补渔船的小船坞。
而各地的公社对疍民也没有放任不管,全民登记可不是一句玩笑话。
对于疍家渔船,一般被归为当地公社的「运输社」,又或者是成为渔业公司的一部分,属于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。
原本陈凡只希望黄天志帮忙弄条小木船丶方便钓鱼就行,却没想到,他竟然搞来几条这种疍家乌篷船,就很给力!
他坐在船头垂钓,不一会儿,便悠然提竿,一条巴掌大的鲫鱼被钓出水面,带点涟漪。
陈凡却摇了摇头,摘下鱼钩,随手一扔,砸在一只大雁头上,鱼儿噗通一声掉进水里,可还来不及游走,就被另一只大雁叼住,嘎嘎两下就吞了下去。
被砸的大雁转着脑袋叫了几声,没有人承认对鲜鱼炸弹负责,只能再次将脑袋扎进水里觅食。
陈凡刚把钓钩甩进湖里,身后乌篷的舱门便被推开,一股热气伴着许启珍的声音飘出来,「那麽大一条鱼,怎麽扔了呢?」
陈凡头也不回,「巴掌大的鱼也叫大?咱还是别跟鸟抢食,我立马给你们钓只它们吃不下的。」
何青生抽着烟,伸到炭炉上掸掸菸灰,「那你快点,这水都要烧开了,等着鱼下锅呢。」
他旁边是靠在棉被上抽菸的谭庸,看他懒洋洋的样子,就知道被烤得不想动。
陈凡依然没回头,只是打了个手势,「很快就好。」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天变+番外 碾碎仙尊无情道心后[重生] 职场悍妻(悍妻系列) 财阀前妻你高攀不起 情错+番外 夭寿啦!老祖宗你还有多少前女友 四合院之别样人生 二次爱 全职悍妻(悍妻系列) 白狼被迫成为兽人领主后 心字成灰+番外 倒霉直男变成Omega之后 单方攻略+番外 完美悍妻(悍妻系列) 都市夜归人+番外 妖怪公寓(都市夜归人番外) 调酒师的自我修养 守寡后我重生了 黑道悍妻[悍妻系列] 重生年代:嫁给退伍糙汉后被宠哭